東密五大明王
| by
五大明王又作五大尊、五忿怒、五部忿怒,即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與金剛夜叉明王。
五大明王在東密內的記載即:中央為大聖不動明王,東方為降三世明王,南方為軍荼利夜叉明王,西方為大威德明王,北方為金剛夜叉明王,形成五大尊的形像。但依臺密內所傳,北方的金剛夜叉明王則改為烏瑟沙摩王。
概覽
「大威德明王」—菩薩的憤怒
概觀
日本東密系統的五大明王是:中央為不動明王、東方為降三世明王、南方為軍荼利夜叉明王、西方為大威德明王、北方為金剛藥叉明王。
東密五大明王 不動明王,中央鎮守明王,毗盧遮那佛化身;降三世明王,東方鎮守明王,阿閦如來化身;軍荼利明王,南方鎮守明王,寶生如來化身;大威德明王,西方鎮守明王,阿彌陀佛化身;金剛夜叉明王,北方鎮守明王,不空成就佛化身。[1]
明王同時也以強大無比的力量,打破世上所有的不公平和災厄。 在平安時代由空海第一次帶進日本的明王形象, 流傳至今成為宗教藝術的頂點作品之一, 京都東寺立體曼荼羅的五大明王像,更是日本傲視全球的
認識東密 (大聖不動明王) 不動明王 為密教五大明王之一,是大日如來降伏一切惡魔時所變的忿怒身。。〝不動〞,乃指慈悲心堅固,無可撼動,〝明〞者,乃智慧之光明,〝王〞者,駕馭一切現象者。依密教三輪身之分類而總判,不動明王為一切諸佛教令輪身,故又稱為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
烏樞沙摩明王坐像 燒盡一切污穢和邪惡的“烏樞沙摩明王”在日本天臺密教中,被認定是五大明王其中之一,也可代替“金剛夜叉明王”供奉在禪宗的東寺(廁所)。有6只手臂,身上纏著蛇,但是形象並不可怕,如果除去突出的利牙,是跟人類非常接近的。
明王 五大明王:中—不動明王、東—降三世明王、南—軍荼利明王、西—大威德明王、北—金剛夜叉明王(東密)或烏芻瑟摩明王(臺密) 孔雀明王 愛染明王 馬頭明王
釋義
明王 五大明王:中—不動明王、東—降三世明王、南—軍荼利明王、西—大威德明王、北—金剛夜叉明王(東密)或烏芻瑟摩明王(臺密) 孔雀明王 愛染明王 馬頭明王
- 胎藏界
- [轉錄] 唐密穢跡金剛˙東密火頭金剛異同之探討
- 慶修院
- 密乘全球資訊網:臺灣雷藏寺:蓮生活佛 盧勝彥
- 漢密聖佛金剛乘‧世界佛教聖佛山派‧大密宗佛海門─藏密、唐密、東密
- 喇嘛網 孔雀明王
明王 五大明王:中—不動明王、東—降三世明王、南—軍荼利明王、西—大威德明王、北—金剛夜叉明王(東密)或烏芻瑟摩明王(臺密) 孔雀明王 愛染明王 馬頭明王
釋義
東密把烏芻瑟摩明王立為五大明王之一,別名火頭金剛、不壞金剛、不淨金剛、受觸金 剛等,其本誓為瞰盡一切物之不淨,或被供奉為守護廁所之者。以上所述,我們對火頭金 剛-烏芻瑟摩明王就有了詳細的認識。
「不動明王」亦稱「不動使者」或「不動尊」,在密宗鎮守東、西、南、北、中五方位之五大明王當中,為鎮守中央方位的首尊,容顏威猛係大日如來的憤怒身。 不動明王名稱中的「不動」,是指不變的慈悲心,無物可以改變撼動,「明」則乃智慧的光芒,「王」是對能操控世間萬物、現象且不會
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夜叉明王、大威德明王、金剛夜叉明王、烏芻沙摩明王、俱利迦羅明王、愛染明王、孔雀明王、馬頭明王、步擲明王、無能勝明王、勝三世明王、大元帥明王、五大力吼明王) (金剛明王包含藏密、東密、臺密)
聖佛法王開示 愛染明王金剛開示 佛教密宗大法分五部:一、佛部,二、菩薩部,三、金剛部,四、天神部,五、鬼神部,這五部大法中有無量無邊的法門。佛住於自性之法身,故名自性輪身,菩薩以正法度人之真實身,名為正法輪身,金剛明王受佛之教令化現忿怒形,催伏頑惡剛強魔障之身,名
或譯大孔雀咒王,也稱大孔雀明王菩薩、孔雀多羅菩薩、孔雀度母,簡稱孔雀明王(梵語:मह म य र ,Mahamayuri,藏語:ར ་བ ་ཆ ན་མ །,Majachenmo )。 佛教的佛母五大明王(女性五位明王)(藏語:ར ག་པའ ་ར ལ་མ ་ལ །,Rigpegyalmonga ) [1] 之一,佛教認為孔雀明王是諸佛事業化
Leave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