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冷戰

  |   by

蘇美冷戰

雅爾達會議

美蘇冷戰已結束三十年,美國的冷戰思維依舊根深蒂固,從貿易戰開始,美國遏制對中國的戰略不斷升級,近期蔓延至科技、人文、外交、安全等諸多層面,不斷鼓吹與中國「全方位脫鈎」,試圖將中美關係推入「新冷戰」。. 但是,中美如今的情況與70年前的美

概觀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日前推出了全面抗中的《2021戰略競爭法案》,這份長達近300頁的法案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民主、共和兩黨在對華政策上走向強化對抗的裡程碑式法案,可以把它看作美中新冷戰成形的一個標誌。 標籤: 美中關係, 美蘇關係, 冷戰, 新冷戰, 意識形態, 戰略競爭法案, 拜登, 習近平

中美關係逆轉震動聯合國

冷戰期間的中蘇分裂在1969 年發展到了在珍寶島的武裝邊界衝突。當時雖然中國是中美蘇三國當中實力最弱的一方,但卻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

然而,美蘇兩國爆發冷戰,在二戰的洗禮中形成兩大超級大國迅速反目成仇由同盟走向對立,並由此在世界範圍內拉開了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對抗的序幕——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

PDF 檔案

談美蘇冷戰初期:1945~1962 3 史學家對於冷戰一詞還未有一致的解釋,『就為”冷戰究竟是什麼”,在西方史學界已經爭論了幾十年,並且迄今似乎還不能算結束』(註一)。概括來說,廣義的冷戰是指國際上國與國之間以武力以外的方式進行對抗與鬥爭,『只要兩

鄧聿文觀點:美中新冷戰是美蘇冷戰的1.5版. 中美阿拉斯加會談,布林肯與楊潔篪在會談中互不相讓、火花四射。. (美聯社,風傳媒合成). 美國

直到1989年11月9日,屹立近30年的柏林圍牆才終於拆除,讓這道牆成為冷戰 與美蘇爭霸的重要時代見證。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後,德國和柏林被當時的

About Press Copyright Contact us Creators Advertise Developers Terms Privacy Policy & Safety How YouTube works Test new features

來源:袁爸爸 袁弓夷政經評論【請您訂閱本頻道,支持良心媒體】(上述視頻或資訊 僅代表講者/嘉賓/受訪者,或視頻/資訊

  • 9
  • 客座評論:美中新冷戰是美蘇冷戰的1.5版
  • 從美蘇冷戰到美中新冷戰
  • 兩場冷戰 為何中共對美國的威脅比蘇聯大?
  • 陸學者:鼓吹中美「新冷戰」 不是蠢就是壞
  • 政治學家:美不容許陸平起平坐 開戰機率遠大於美蘇冷戰

冷戰於 1991 年結束,可是其遺留下來的問題,卻是幾十年之間都沒有辦法解決的,只顯得更加嚴重,9-11 事件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而且 9-11 事件發生 3 後這 19 年來,西方強權在西亞的爭奪卻從來沒有減輕過,要談論這區域的和平都還是遙遙無期。

這是美中冷戰又一不同於美蘇冷戰之處,後者只是在各自陣營循環,雙方的經濟和人文交流很少。故美中冷戰可稱為美蘇冷戰的1.5版。未來它是否會升級為美蘇冷戰的2.0版,完全復制後者,只要美中和世界有起碼的正常思維,這種可能性應該不大。

「冷戰2.0」最終結局如何,恐怕只有隨時間才能給答案。而在臺灣的我們同樣位在「前線」中,如何守護民主自由與國家主權成為蔡政府的重要課題。 回顧世界史,二十世紀下半葉以美蘇冷戰為主軸,對許多國家的歷史產生永久且深遠的影響—包括臺灣;如今雖時勢境遷,眼下二十一世紀上半葉美

但是,在中美冷戰中,蘇美 冷戰時期蘇聯缺乏經濟潛力、沒有西方的先進技術、美國公司不會對蘇聯有依賴性這三條,卻表現得恰恰相反。 中共在

陸學者:鼓吹中美「新冷戰」 不是蠢就是壞. 中國社科院政治學所所長張樹華稱,美國某些政客想重演美蘇冷戰大戲,是開歷史倒車,絕不會得逞

美國著名政治學家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11年前曾預測,中國大陸的崛起將導致美中之間的衝突。他在近日接受德媒訪時強調,大陸認為20

Leave Your Comment